首页 > 行业动态 > 浏览文章

《深圳市再生骨料混凝土制品技术规范》将施行

时间:2015年03月25日信息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点击:

    建筑垃圾综合利用领先全国之城,深圳日前顺利完成鹿丹村等项目实现建筑废弃物现场综合利用。同时,发布施行全国首部地方建筑再生产品生产技术规范——《深圳市再生骨料混凝土制品技术规范》。
    深圳建筑垃圾实现综合利用
    建筑废弃物经过加工后,就可“变废为宝”,制成绿色再生建材……“深圳在全国率先为建筑废弃物减排与利用立法,建筑废弃物年处理能力已由400万吨提升至目前的520万吨,在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方面已领先全国。”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近日表示。
    鹿丹村等旧改项目顺利实现建筑废弃物现场综合利用。2014年,深圳完成了鹿丹村旧改工程、银海工业区旧改工程、长源村旧改工程、茶光工业区升级改造等5个旧改项目建筑废弃物现场综合利用,现场处理建筑废弃物约35万吨。其中,鹿丹村旧改工程现场综合利用的成功实施,创建在市中心区拆除建筑废弃物现场处理先河,将废弃物处理利用率提高到75%以上,为城市更新项目建筑废弃物处理拓宽了思路。
    “这种模式最显著的优点是省去了将建筑废弃物从拆迁现场清运到指定受纳场或者固定处理厂的运输环节,不仅节约了运费,还能有效杜绝建筑废弃物随意排放的现象,有效缓解了受纳场和固定处理厂的压力,节约了土地资源。”市住建局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年产上亿吨垃圾,再生利用率仅5%
    建筑垃圾是城市发展的附属物。数据显示,深圳每年约产生上亿吨的垃圾。建筑垃圾随意倾倒,既有碍市容观瞻,又极易损毁道路基础设施,甚至留下交通安全隐患。高速发展的深圳,正在遭遇“垃圾围城”之痛。
    事实上,伴随着城镇化进程地不断推进,城市内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建筑废弃物堆积。而遭遇“垃圾围城”之痛的深圳市仅仅全国各地环境治理难题中的一个缩影。
    日前,《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发展报告(2014年度)》在北京发布。产业发展报告指出,2014年,我国年建筑垃圾产生量超过15亿吨,当前约有20多家相对专业的企业进行建筑垃圾的再利用,主要生产建筑垃圾再生砖,全国再生利用率仅为5%左右。这与韩国年产建筑垃圾6000多万吨就有373家建筑垃圾处理企业的数量相差太大。
    实际上,未经任何处理进行直接填埋的建筑垃圾约占总量的98%,轻度分拣出废金属、废混凝土的约占2%,资源化利用率不足1%,远低于德国和日本的90%,英国的80%和美国的70%。
    建筑垃圾再生资源产业链价值高
    根据上海市建材工业设计研究院的估算,如果2020年这些建筑垃圾能够转化为生态建材,可以创造价值1万亿元。
    为此,自2009年,深圳率先全国出台建筑废弃物减排与利用地方性法规《深圳市建筑废弃物减排与利用条例》后,《深圳市建设科技十二五规划》和《深圳市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十二五规划》也相继发布。目前,深圳市建成投入使用的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由4个增加至5个,建筑废弃物年综合处理能力由400万吨提升至520万吨,2014年全市实际减排与利用建筑废弃物408万吨。
    同时,发布施行全国首部地方建筑再生产品生产技术规范——《深圳市再生骨料混凝土制品技术规范》。顺利完成新屋围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招标工作,预计2015年底基本建成。
(作者:admin 编辑:admin)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