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品信息 > 生产厂家 > 浏览文章

“治污染”还是“治企业”?——某环境治理从业者随笔

时间:2022年06月20日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环保治理利国利民,符合国家长期发展的根本利益。改变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是在吸取历史教训,清醒认知社会客观现实的基础上,做出的正确选择。

  保护绿水青山,就是保护金山银山,就是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健康、幸福。

  有了起点和终点,但要把车顺利开到终点,还需要不停地调整方向盘,才能保证车能一直开在正确的路上。所以环保工作即使拥有好的愿望,但与得到好的结果之间,仍然需要很多工作要做,需要时刻检讨路线和方式方法。

  俗话说“病来如山倒,去病如抽丝”,治理环境污染,需要的是“抽丝剥茧”的功夫和耐心,而不是“快刀斩乱麻”的“一刀切”。被严重污染的地方经济,就像病人,需要循序渐进地食补药膳、***扎针、施药输液……迫不得已才要“做手术切除病灶”。

  如果所有病人只要有“病灶”,就全部“一刀切”,那么不仅病人会面临“生死抉择”、“家破人亡”……国家也面临着“手术费”太贵,最终无力支付的窘境。

  国家治理环境不是一朝一夕的“运动”,而是要持之以恒,健康可持续的一项“常态化”事业。常态化与运动式最大的不同在于,运动式的环保治理,大家不吃不喝、不拉不撒忍一忍就过去了。

  可常态化治理不能,人总是要吃饭的,要吃喝拉撒睡,得干活挣钱养家糊口,尤其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不可能只靠呼吸新鲜空气来生活。

  但一声令下,环保风暴携洪荒之力,在全国范围内成为“政治作业”,为了不“排名垫底”,为了不被“约谈”,地方主政领导给了地方环保执法人员“山一样的压力”,“玩命工作”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地方执法部门的“常态化”。

  然而治理污染不只是“封停企业”那么简单,而是需要足够多、足够先进的环保技术来支持替代污染工艺,之后企业经过“提升改造、休养生息”才能“逐步实现”。

  按照现有的“环保考核指标”,对于被考核者而言,最理想的状况,莫过于辖区内“没有企业”。没有企业就没有污染,多么简单直白,且无可辩驳的结论。

  各地环保部门在“压力山大”之下,想要快速改变污染源的目的明确且动机强烈,于是大刀阔斧、壮士断腕、生死决裂的现象层出不穷。

  所谓“洪流之中泥沙俱下”,各地屡屡爆出的环保执法不作为、乱作为引起不少争议。环保执法人员代表了环保治理的形象,当他们不让农民下地收麦,收缴老人煤球,封堵做饭灶台……这样下去,路确实有些走歪了。        

  相对这些个别突发的极端化事件,真正更受伤害的是各类企业。长期的环保高压,不仅让企业增加大量环保成本,更要命的是“环保标准不断提升”、“企业生产说停就停”。

  一切都不确定,企业就会惊恐,就自然而然地想要“求神拜佛”。很多能决定企业生死祸福的部门和岗位,也便成为了利益纠葛的黑洞,吞噬了无数人的精力和财富。

  创新能力往往人人都有,只是看用到何处去?看要不要用?为控制企业污染,环保部门首先提出的是“环评手续补齐”、“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除尘喷淋”、“仓化棚化”、“通道密闭”、“车辆洗轮”、“烟气在线检测”、“分表计量”、“扬尘监测”、“裸地覆盖”、“实时监控”等等,后期又提出了“国五车辆禁行”、“国三移动机械禁用”、“危废备案登记”、“治污台账管理”、“VOCs治理”、“异味治理”、“第三方定期检测”……

  可以说,每一个技术方案都是有效果的,但就像医院的各种医疗设备一样,要不要都用在病人身上?这个决定则需要因地制宜,循环渐进,适可而止。

  而实际操作中,企业很容易被要求“都得用”,不用就不能生产!所以“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得上”,例如有的企业本身不冒烟,没有烟筒,不能够安装烟气在线监测,可是企业不安装,环保就不让生产!这可不仅仅是一个“笑话”,而是一个“悲催的现实”。

  人活着,就要呼吸和吃饭,这是生命的底线。企业要生存,销售生产就是它的生命底线。

      

  当环保治理不以“治理污染”为中心,而以“治理企业”为重心时,不仅会严重威胁到经济发展,还可能威胁到社会稳定。

  当所有企业勤勤恳恳、做牛做马拼命拉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的环保工作者却在因为“牛马会拉屎”而不停地拉缰绳、踩刹车甚至磨刀霍霍……

  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个政府要存活下去,其首要任务必然是要发展经济,这是最基本的刚需。这种刚需,不因任何外围影响、冲击、管控而改变。

  有人说:“望着蓝天白云,坐在青山绿水之中,呼吸着十分新鲜的空气,这才是幸福生活。”笔者认为,这前面应该加一个前提,就是“吃饱饭、穿暖衣、老有养、幼有依”。

(作者:admin 编辑:admin)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