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动态 > 浏览文章

建筑垃圾资源化之路

时间:2015年03月05日信息来源:新浪地产 点击:

  APEC会址一个面积为14000平方米的环保停车场,是用北京新奥混凝土集团有限公司的建筑垃圾再生土铺设而成的。这个停车场如果不用了,可以还原成绿地。在9年前,这家公司还用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在北京建起了1栋3层楼的教学楼。

  成立于2011年12月的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同新奥公司一样怀有一个美好愿景,它们想将年产数十亿吨的建筑垃圾变废为宝。

  2015年1月29日,这一联盟在北京发布了《中国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发展报告(2014年度)》。《报告》显示,近几年来,中国每年产生建筑垃圾的总量为15.5亿吨~24亿吨,但比之于发达国家平均95%的资源化率,中国的建筑垃圾资源化率不到5%。预计到2020年,中国的建筑垃圾产生量将达到峰值。在上海市建材工业设计研究院的估算里,这些建筑垃圾转变成生态建材,价值可达一万亿元。

  目前,一些建筑、建材单位尝试将建筑垃圾通过物理手段变成细骨料、砌筑砂浆、内墙和顶棚抹灰、混凝土填层等。上海一家建筑企业,将结构施工阶段的建筑垃圾分拣后粉碎,与砂料拌和成细骨料,用于抹灰浆与砌筑砂浆。北京一家城建企业回收800多吨各种建筑垃圾,用于砌筑砂浆、内墙和顶棚抹灰、细石混凝土楼面及混凝土垫层。

  但像新奥公司这样的企业国内仅有20多家。建筑垃圾处理尚未形成一个独立的产业,也缺乏处置利用的标准。企业主要生产建筑垃圾再生砖,产量不高,质量尚不稳定,应用工程有限。

  这是目前建筑垃圾资源化市场环境的真实境地,它处在由低附加值的砌体砖、行道砖类等单一产品向高附加值的各种再生、环保产品转变的阶段。

  联盟秘书长郭海斌在全国做了多次调研。他告诉中国房地产报记者,行道砖、透水砖的市场需求量不是特别大,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较小,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尚不能达到100%的市场化。

  为了弥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不足,也让企业快速应对市场变化与需求,经过三年的努力,联盟同期发布了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标准体系,涉及7大体系、70项标准。其中,产品子体系涵盖再生粗骨料、再生细骨料、再生微粉、再生园林土等为代表的中间产品,以及再生砖、再生预拌混凝土、再生混凝土制品、再生复合筑路材料等再生系列终端产品。

  这些产品标准暗含了建筑垃圾资源化的发展方向。郭海斌说,首先将建筑垃圾分选、分离、分解,“这些产品就脱离了建筑垃圾的概念”,再做不同的处置、利用,“比如,将分选出的混凝土‘粉磨’成水泥以提高附加值”。

  而建筑垃圾资源化升级的过程,还需要一系列的技术创新。

(作者:admin 编辑:admin)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