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动态 > 浏览文章

大连市政协委员丛日煜、程昊:在建筑垃圾中寻宝

时间:2014年02月20日信息来源:新华网 点击:

大连市政协委员丛日煜、程昊:在建筑垃圾中寻宝

    从垃圾堆里发现宝藏对现代人而言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循环再生技术让我们每天丢弃的纸张、塑料袋、空瓶子等都重新获得使用价值,在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也节约了社会资源。然而,有一种垃圾,大面积地存在于我们生活的环境中,甚至呼吸的空气里,却始终没有“变废为宝”。这就是城市建设的代谢物——建筑垃圾。

    大连市政协委员程昊在提出“建筑垃圾生态循环再利用”时心里很焦急,因为这是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在采访中,程昊委员给出一串数字:“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统计数字表示,每拆除1平方米的建筑就产生1吨的垃圾,目前全国每年会产生10亿吨的建筑垃圾,而累计已达到100亿吨。未来20年中预计还要拆除200亿平方米房屋建筑,这就意味着要再增加200亿吨建筑垃圾。”然而与这种大量产出相背,建筑垃圾的消减微乎其微。“国内目前的建筑垃圾处理途径一共有三种,一是填海,二是工地回填,三是露天堆放。大连在未来20年中不会再有通过审批的填海项目了,海洋资源也是宝贵的。那么仅靠其他两种处理途径,根本无法消化这么多的建筑垃圾”,丛日煜委员也对提案中的问题表示担忧。

    另一方面,正在新建的工程需要大量原材料,这些原材料来自河沙采挖、矿山开采等。不可再生的天然资源越来越少,而充满潜在价值的垃圾越堆越多,这样的失衡迟早会带给城市建设一个深重的打击。

    面对这一困境,我们并不是没有出路。“国内有些城市已经开展了建筑垃圾循环利用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程昊委员表示:“实际上我国现有的再循环技术已经很成熟,成本较低,垃圾处理率高达98%。”然而长期遗留的垃圾偷排、大拆大建、建筑观念落后等问题,为这一出路设置了许多障碍。

    曾赴德国调研考察的丛日煜委员建议我们可以学习国外做法:“与中国的粗犷式快速拆迁不同,德国拆除建筑物的速度较慢,且全程洒水阻止扬尘,并及时将分解出来的废弃物分类。这些分类后的垃圾被分别处理,用于其他建设中,而政府通过设立法规及规范标准来监管建筑垃圾处理后的再利用。”

    要推进这一解决方案,需要全社会的参与。一方面政府要出台政策和选址方案,扶持积极使用再生建筑材料的企业,监督资源浪费严重的工程;另一方面民众要意识到建筑垃圾再利用的重要性,当社会产生共同需求时,处理技术成本就会降低。

    然而再利用建筑垃圾也好、减少不可再生资源开采也好,建造与拆除的错位对应才是导致我们步入这个困境的根本原因。“我们一直以自己是大连人而感到自豪,但现在的大连,具有百年历史的建筑物几乎已经找不到了”,丛日煜委员有些惋惜:“如果每建造一座房屋时,都把它当做要长久留存的艺术,而不是十几年后就拆除改建,就能留住我们的历史文化,也能有效的减少建筑垃圾。”

    如今,老百姓越来越关注沙尘、雾霾、生态等问题,城市管理者与建设者也在转变思路,寻求可持续发展新道路。在这样的驱动力下,如果我们能将发达国家的处理经验与自身建设特点相结合,坚持探索、稳步前进,目前困扰着城市发展的建筑垃圾将会摇身一变成为“永不枯竭的社会财富”

(作者:李濛濛 编辑:admin)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