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动态 > 浏览文章

昌江:建筑垃圾去哪儿了?

时间:2022年05月31日信息来源:海南新闻联播 点击:

  城市建设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那这些建筑垃圾最终都去了哪里,有什么处理的方法,是否能实现资源再利用?来看记者的走访调研。

  垃圾消纳场无害化处理 资源循环利用“变废为宝”

昌江:建筑垃圾去哪儿了?

  建筑垃圾集中运到厂房,经过分选、三级破碎、筛选等环节,生产出不同规格的混凝土骨料、粉料、渣土、固废。渣土和固废作为原料配料送入水泥窑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混凝土骨料通过混凝土搅拌系统,生产再生混凝土,用于工程建设施工,实现了建筑垃圾资源化循环全利用。

昌江:建筑垃圾去哪儿了?

  昌江建筑垃圾消纳场每年可处置建筑垃圾25万吨,混凝土30万立方米,年产值1亿元。除了昌江,海南在南北布局海口、三亚两个建筑垃圾消纳场。目前,澄迈县一南一北也已规划两个垃圾资源化利用厂,其中老城建筑垃圾处理厂已进入调试阶段。

  大力推行装配式建筑 源头减少建筑垃圾产生

昌江:建筑垃圾去哪儿了?

  为从源头上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海南大力推行装配式建筑。计划今年新开工的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60%;到2025年,这个占比要大于80%。

昌江:建筑垃圾去哪儿了?

  2021年,海南建筑垃圾产生1307.47万吨,综合利用592.76万吨,资源化综合利用率45%。建筑垃圾处理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建筑垃圾源头分类意识不强,运输市场不规范,建筑垃圾中转储运场、消纳场和资源化利用厂规划选址不科学、配备不合理等问题。

  计划开展三年攻坚行动 努力实现建筑垃圾“零填埋”

昌江:建筑垃圾去哪儿了?

  根据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省住建厅计划开展全省建筑垃圾治理及资源化利用三年攻坚行动,强化顶层设计规划引领,加快建筑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理设施建设,进一步压实市县属地职责,协同公安、交通、水利等各行业部门齐抓共管,合力推进建筑垃圾源头减量、分类投放、中端收运、末端处置到再生产品利用管理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资源化综合利用率,努力实现建筑垃圾“零填埋”。

(作者:李依霏;卓承中;谭立志 编辑:admin)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