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动态 > 浏览文章
南昌:红谷滩“智慧工地”管理到位 建筑垃圾有“归宿”
城市建设与管理像一对“孪生兄弟”,处理的不好,建管矛盾就突出。江西省首善之区红谷滩新区创新管理机制,今年开始实施智慧工地系统,有效抑制了工地建筑垃圾处置不当造成的扬尘、路面污染等问题,从源头上管控住建筑垃圾运输对城市的污染。6月5日,南昌市建筑垃圾处置管理工作现场大会在红谷滩新区举行。
出场源头把好关
“这是自动感应冲洗平台,确保垃圾场干净出门”6月5日下午,新区城管局局长黄作霖为参观者介绍工地智慧管理系统设施。据介绍,为从源头管理好建筑垃圾运输污染,新区针对出土工地制定了“九个一”作业标准,即一个城管监督点、一个远程监控视频、一个进出门禁、一个冲洗平台、一个过水槽、一条硬化路面、一只保洁队伍、一块责任公示牌、一份文明施工责任书。要求每个出土工地必须执行“九个一”的标准要求,才能进行建筑垃圾处置运输。
运输途中有执法
对于违规出场的垃圾车,造成城市污染的,有垃圾执法岗亭在“恭候”。
红谷滩新区目前已在英雄大桥、生米大桥、朝阳大桥、南昌大桥分别设置了建筑垃圾执法岗亭,岗亭内设置了远程监控功能,每个岗亭可以查看天网视频,有效负责对建筑垃圾运输过程中的执法。
24小时全天候监控
新区创新管理建筑垃圾的有效机制,依托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平台,制定“九个一”作业标准,组建建筑垃圾处置联合执法中队,实现对全区各类工地24小时全天候监控,目前已对14个工地进行了实时监控,今年将陆续覆盖其余工地。
截止五月底,红谷滩新区共有各类工地166个,其中在建工地118个,临时工地48个。红谷滩新区投资500万元建设了红谷滩建筑余土消纳场,实现“产消一体化”,彻底解决了红谷滩新区建筑余土无处消纳的问题,从根本上实现对建筑垃圾源头和消纳的双向管理。
为有效管理城市,成立了南昌市首家城市管理巡回法庭,负责对城区各执法单位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非诉行政案件进行合法性审查,并指导各执法单位依法完善申请材料及相关程序。创新城市管理机制,深入开展“美丽南昌幸福家园”建设,进一步提升依法行政的能力,实现城市治理法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