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动态 > 浏览文章

襄阳:建筑垃圾充分利用也可以实现变废为宝

时间:2015年12月20日信息来源:Feijiu网 点击:

    12月18日,襄阳市科技局组织专家对湖北文理学院、市政工程总公司共同完成的“建筑垃圾分级利用新工艺及产业化”项目进行科技成果鉴定。大家一致认定,该项目技术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是湖北省第一条工业化建筑垃圾资源化生产线,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据了解,襄阳市近两年建筑废弃物的产生量比过去5至7年的总和还多,襄城、樊城的建筑废弃物已无处消纳,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必将出现垃圾围城。专家们认为,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可消除堆放产生的安全隐患和对水、空气、土壤的污染,减少对坑塘沟渠的填埋,提高水体调蓄、地表排水和泄洪能力,避免造成城市内涝;同时,可减少开山炸石带来的环境破坏和水土流失。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日本通过立法,使建筑废弃物的再利用率几乎达到100%;德国将建筑垃圾分类,循环利用率达70%以上;美国是发达国家中最早开展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的国家之一。建筑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是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朝阳产业。
    襄阳市政工程总公司副总经理刘克国说,2013年他们与湖北文理学院合作成立了“绿色道路材料与施工技术校企合作研发中心”。2014年10月,公司关停了位于南漳的采石场,投资5000万元在襄城区卧龙镇木桥村建立了全市首个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基地,建成了我国唯一的一条下沉式建筑垃圾资源化生产线。其中破碎生产线于今年5月试产成功,通过对道路混凝土废弃物、砖混建筑废弃物分堆储放,采用不同的工艺流程分级处理,生产的粗细骨料可以替代天然骨料生产再生商品混凝土。
    12月18日上午,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基地,记者看到,由于整条生产线采用下沉设计,减少了噪音、振动和粉尘飞扬,加料口的降低,减少了5米的原料提升高度,实现了节能降耗。项目建设负责人马龙告诉记者:“这些平均重量20公斤的建筑废弃物,经过加工后生产的成品骨料,目前有4个种类,可以分类利用。”操作员李捍东说:“以前在南漳采石场,20个人一天采石约700吨,目前这条生产线操作人员不到5人,每天可以生产成品骨料1200吨,既节约了人力,又提高了效率。”
    据悉,该公司购置的进口全自动生产线正在调试,投产后年可处理各类建筑垃圾150余万吨,按照平均堆高3米计算,可节约占地750亩,加工的破碎石相当于5座年采30万吨的矿山产量。
(作者:admin 编辑:admin)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