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动态 > 浏览文章

上海市杨浦区“铁腕”整治建筑垃圾、装修垃圾偷倒见成效

时间:2025年10月15日信息来源:@上海杨浦 点击:

  近日,上海市杨浦区长海路街道的街巷中,一场夜间巡查正在进行。这支由街道管理办、综合行政执法队、环卫作业单位、第三方辅助力量组成的专项工作小组,已持续开展偷倒垃圾专项整治行动两个多月。

  “小区附近的垃圾明显减少了!”有社区居民表示,“现在傍晚出来散步,不用再担心垃圾恶臭难闻,马路干净了,我们心情自然好了!”

  偷倒垃圾行为,一直是困扰城市管理的难题。它不仅影响市容环境,更潜藏着公共卫生安全隐患。为有效遏制这一现象,长海路街道自今年7月起开展专项整治攻坚战,以“零容忍”态度,聚焦建筑垃圾、装修垃圾偷倒等高发问题,通过“织网、亮剑、共治”三维发力,构建全链条治理体系,全力守护街区洁净与安全。

  织密巡查网络,让偷倒垃圾“无处遁形”

  长海路街道区域面积较大,辖区内既有住宅小区,也有商业街区、在建工地等。复杂的区域特点,给偷倒垃圾行为带来了可乘之机。

  “偷倒垃圾行为多发生在监管相对薄弱的时段和场域。”长海路街道管理办工作人员介绍。针对这一特点,街道成立了专项工作小组,统筹协调各方力量,明确了职责分工,形成了齐抓共管的整治合力。

上海市杨浦区“铁腕”整治建筑垃圾、装修垃圾偷倒见成效

  为了提升整治力度,专项工作小组创新设置了夜间勤务时段,围绕偷倒垃圾问题多发的晚间21时至凌晨4时时段,专门安排人员开展“拉网式”巡查,重点覆盖辖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等重点区域,实现高发时段无空档。

  不仅如此,通过梳理市民投诉举报热点和环卫日常排摸信息,工作人员还排查出辖区内12处偷倒垃圾频发点位,即“偷倒黑点”,并采取“重点点位专人固守”与“动态区域机动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对“黑点”周边实施高频次、高密度管控。

  一位居住在附近的居民表示:“以前早上经常发现夜间被偷倒的垃圾,现在这种现象明显减少了。看到巡查人员在这里,我们感到很安心。”

  强化执法效能,对违法偷倒“严惩不贷”

  执法环节是整治行动取得成效的关键。长海路街道建立了“发现—上报—处置—反馈”的快速响应机制,确保每一起偷倒问题都能得到及时处理。

  “一旦发现偷倒垃圾,巡查人员会立即在群里上报,相关职能部门第一时间跟进处置,并反馈结果,确保偷倒问题‘有人管、管到底、有回音’。”街道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在处理方式上,执法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类处置。对确认无主的装修垃圾、生活垃圾等,由环卫人员进行“日产日清”,避免形成新的垃圾堆积点;对查实的偷倒人员,则坚持“教育+处罚”并重,责令当事人限期清理现场,并依法依规进行查处。

上海市杨浦区“铁腕”整治建筑垃圾、装修垃圾偷倒见成效

  记者了解到,自7月10日专项整治启动以来,已累计开展整治行动50余次,查获偷倒行为8起,进一步增强执法公信力和威慑效果。

  为彻底铲除偷倒垃圾的滋生土壤,执法工作已经延伸到源头管控。综合执法队对查获的偷倒案件开展深度溯源,成功查获偷倒垃圾源头责任主体3处,依法累计罚款4100元,实现从末端查处到源头管控的转变。

  此外,针对军工路等建筑垃圾运输车辆通行密集路段,主动对接交警部门,建立“定期联合执法”机制,严厉打击“偷倒乱倒、沿途撒漏、无证运输”等违法行为。日前已开展联合行动10余次,查处违法违规车辆18辆,从运输环节遏制建筑垃圾偷倒问题。

  推动多元共治,促长效管理“落地生根”

  长效管理是巩固整治成果的保障。长海路街道在推进专项整治过程中,注重运用多种手段,推动形成多元共治格局。

  技术手段的运用提升了监管效能。街道积极推进智能监控设施布局,在偷倒高发区域增设视频监控设备,进一步提升全天候监控和智能识别能力,有效弥补人工巡查盲区。

  宣传引导增强了源头预防效果。工作组深入社区、工业园区、建筑工地、堆场码头等场所,向居民和施工企业面对面讲解各类垃圾的正确处理方式,引导大家自觉遵守相关规定,从源头减少偷倒行为。

上海市杨浦区“铁腕”整治建筑垃圾、装修垃圾偷倒见成效

  常态化的管控机制防止问题反弹。街道将专项整治与日常巡查深度结合,定期对“偷倒黑点”开展“回头看”,巩固整治成效,推动实现“一时清”向“长久净”转变。

  长海路街道表示,下一步将继续保持对偷倒垃圾行为的高压管控态势,进一步加大日常巡查与专项治理力度,深化部门协同,推动整治成效向常态化、精细化延伸,全力为辖区百姓营造整洁、安全、有序的城市环境。

(作者:汤顺佳 编辑:admin)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