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资讯 > 技术咨询 > 浏览文章

生态环境部固管中心发布《全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发布情况研究报告(2024 年)》

时间:2025年07月03日信息来源: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 点击:

生态环境部固管中心发布《全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发布情况研究报告(2024 年)》

  近日,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发布《全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发布情况研究报告(2024年)》。《报告》基于各地发布信息,系统梳理了2023年全国固体废物产生的种类、产生量、处置能力和利用状况。

  根据《报告》,截至2024年11月底,全国共有315个城市向社会发布了2023年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经统计,315个城市共产生固体废物93.2亿吨,其中,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最大,达38.0亿吨,占总量的40.8%;危险废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农业固体废物和市政污泥的产生量分别为1.0亿吨、3.9亿吨、24.1亿吨、25.8亿吨和0.4亿吨。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方面,尾矿、粉煤灰、煤矸石、冶炼废渣和炉渣是主要种类,合计占产生总量的62.5%(基于纳入统计城市的数据,下同)。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等省(自治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综合利用量、处置量在全国排名靠前。

  危险废物方面,危险废物产生量位居前5位的种类依次为:精(蒸)馏残渣、废酸、焚烧处置残渣、有色金属采选和冶炼废物和废矿物油与含矿物油废物,5类危险废物的产生量合计占危险废物产生总量的50.2%。2023年,城市之间通过危险废物联单转移量为6945.9万吨,危险废物城市之间转入量为2932万吨,危险废物城市之间移出量为2607.7万吨。2023年,全国危险废物(含医疗废物)许可证持证单位共计6173家,核准收集、利用、处置、贮存能力达到2.04万吨/年,实际收集、利用、处置、贮存量为4592.4万吨。

  生活垃圾方面,据《报告》统计,2023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为3.5亿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平均值达99.4%,生活垃圾设计处理能力为5.8亿吨。2023年,生活垃圾回收利用总量达到7067.1万吨,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平均值为33.8%,资源化利用率平均值为78.4%。

  农业固体废物、建筑垃圾分别是2023年产生量第二、第三的固体废物种类。

  农业固体废物中,全年农作物秸秆产生量为6.2亿吨,农作物秸秆利用量为5.1亿吨;畜禽粪污产生量为19.6亿吨,利用量为18.3亿吨;废弃农用薄膜回收量为156.9万吨,利用量为59.2万吨,处置量为36.5万吨;废弃农药包装物回收量为7.9万吨,处置量为4.7万吨。

  建筑垃圾方面,全年产生量为24.1亿吨,主要分为工程渣土、工程泥浆、工程垃圾、拆除垃圾、装修垃圾,资源化利用量为8.6亿吨,圾填埋量为7.6亿吨。据统计,建筑垃圾处理能力为15.2亿吨。

  此外,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2023年产生量为4008.8万吨,处置量为3578.4万吨。再生资源回收总量为2.7亿吨,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纸、废轮胎、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报废机动车、废旧纺织品、废玻璃、废电池(铅蓄电池除外)等十大类别的再生资源回收总量为1.7亿吨。


全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发布情况研究报告(2024年)

  一、基本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二十九条第一款规定,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会同住房城乡建设、农业农村、卫生健康等主管部门,定期向社会发布固体废物的种类、产生量、处置能力、利用处置状况等信息。为指导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做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发布工作,生态环境部于2024年1月24日印发《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发布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根据《指南》要求,地方政府可采取公告的形式,于每年6月5日前通过当地政府网站向社会发布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

  截至2024年11月底,全国共有315个城市向社会发布了2023年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经统计,315个城市共产生固体废物93.2亿吨,其中,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38.0亿吨,危险废物产生量为1.0亿吨,生活垃圾产生量为3.9亿吨,建筑垃圾产生量为24.1亿吨,农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25.8亿吨,市政污泥产生量为0.4亿吨。

  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1.产生、利用及处置情况

  2023年,基于313个城市统计的数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38.0亿吨,各城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情况见图1。

  产生量排名前10位的城市依次为承德市、鄂尔多斯市、忻州市、攀枝花市、榆林市、洛阳市、包头市、鞍山市、上饶市和朔州市,10个城市的产生量合计占全国产生总量的22.7%。基于309个城市统计的数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22.0亿吨,综合利用量排名前10位的城市依次为鄂尔多斯市、洛阳市、临沂市、朔州市、包头市、榆林市、淮南市、长治市、苏州市和毕节市,10个城市综合利用量合计占全国利用总量的19.1%。

生态环境部固管中心发布《全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发布情况研究报告(2024 年)》

图1 2023年全国各城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

  基于294个城市统计的数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量7.8亿吨,处置量排名前10位的城市依次为上饶市、阿贝自治州、忻州市、乌兰察布市、呼伦贝尔市、大同市、攀枝花市、榆林市、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鄂尔多斯市,10个城市处置量合计占全国处置总量的42.7%。

  2023年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排名前五位的省(区、市)依次为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山东省、辽宁省和四川省(见图2),5个省(区、市)的产生量合计占全国产生总量的42.1%。2023年综合利用量排名前五位的省(区、市)依次为山东省、内蒙古自治区、安徽省、山西省和河南省,5个省(区、市)综合利用量占全国综合利用总量的41.6%。2023年处置量排名前五位的省(区、市)依次为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四川省、云南省和陕西省,5个省(区、市)的处置量合计占全国处置总量的65.5%。

生态环境部固管中心发布《全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发布情况研究报告(2024 年)》

图2 2023年全国31省(区、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

  2.主要产生种类

  2023年,基于269个城市的统计数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排名前五位的废物种类依次为:SW05尾矿、SW02粉煤灰、SW04煤矸石、SW01冶炼废渣和SW03炉渣,五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合计占产生总量的62.5%(见图3)。

生态环境部固管中心发布《全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发布情况研究报告(2024 年)》

图3 2023年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前五位的种类、综合利用量和处置量

  2023年SW05尾矿产生量排名前十位的城市依次为攀枝花市、洛阳市、上饶市、鞍山市、拉萨市、呼伦贝尔市、包头市、黑河市、百色市和本溪市,10个城市产生量合计占SW05尾矿产生总量的48.5%(见图4)。

生态环境部固管中心发布《全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发布情况研究报告(2024 年)》

图4 2023年全国各城市尾矿(SW05)产生量

  2023年SW02粉煤灰产生量排名前十位的城市是鄂尔多斯市、忻州市、朔州市、榆林市、呼和浩特市、淮南市、大同市、通辽市、锡林郭勒盟和长治市,10个城市产生量合计占SW02粉煤灰产生总量的24.0%(见图5)。

生态环境部固管中心发布《全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发布情况研究报告(2024 年)》

图5 2023年全国各城市粉煤灰(SW02)产生量

  2023年SW04煤矸石产生量排名前十位的城市依次为鄂尔多斯市、榆林市、朔州市、忻州市、大同市、长治市、淮南市、临汾市、晋城市和乌海市,10个城市产生量合计占SW04煤矸石产生总量的74.5%(见图6)。

生态环境部固管中心发布《全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发布情况研究报告(2024 年)》

图6 2023年全国各城市煤矸石(SW04)产生量

  2023年SW01冶炼废渣产生量排名前十位的城市依次为邯郸市、鞍山市、日照市、苏州市、包头市、马鞍山市、乌兰察布市、本溪市、济南市和临沂市,10个城市产生量合计占SW01冶炼废渣产生总量的32.4%(见图7)。

生态环境部固管中心发布《全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发布情况研究报告(2024 年)》

图7 2023年全国各城市冶炼废渣(SW01)产生量

  2023年SW03炉渣产生量排名前十位的城市依次为内江市、鄂尔多斯市、南京市、运城市、朔州市、苏州市、长治市、徐州市、榆林市和临汾市,10个城市产生量合计占SW03炉渣产生总量的29.8%(见图8)。

生态环境部固管中心发布《全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发布情况研究报告(2024 年)》

图8 2023年全国各城市炉渣(SW03)产生量

  3.转移情况

  2023年,有67个城市公布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移入情况,公布移入量为2995.4万吨;有80个城市公布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移出情况,公布移出量为4670.1万吨。

  4.主要利用设施情况

  2023年,基于108个城市的统计数据,全国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利用单位数量共计2088家,已公布数据的城市中利用单位数量排名前五位的省(区、市)依次为内蒙古自治区(250家)、陕西省(210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3家)、浙江省(158家)和四川省(149家)。

  基于108个城市的统计数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设计利用能力为6.3亿吨,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实际利用量为4.7亿吨。

  5.主要处置设施情况

  2023年,基于107个城市的统计数据,全国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单位数量共计834家,已公布数据的城市中处置单位数量排名前五位的省(区、市)是内蒙古自治区(123家)、陕西省(113家)、四川省(74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74家)和江苏省(71家)。基于107个城市的统计数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设计处置能力为12.1亿吨,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实际处置量为5.0亿吨。

  三、危险废物

  1.产生、利用及处置情况

  2023年,基于313个城市统计的数据,危险废物产生量为10281.2万吨,各城市危险废物产生情况见图9。

  产生量排名前10位的城市依次为烟台市、攀枝花市、滨州市、宁波市、苏州市、包头市、上海市、哈密市、重庆市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10个城市的产生量合计占全国产生总量的18.1%;基于288个城市统计的数据,综合利用量6691.2万吨,综合利用量排名前10位的城市依次为烟台市、包头市、哈密市、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攀枝花市、宁波市、邯郸市、苏州市、德阳市和滨州市,10个城市综合利用量合计占全国13利用总量的21.1%;基于237个城市统计的数据,处置量3284.5万吨,处置量排名前10位的城市依次为攀枝花市、廊坊市、北海市、赤峰市、重庆市、白山市、苏州市、烟台市、宁波市和吉林市,10个城市处置量合计占全国处置总量的24.4%。

生态环境部固管中心发布《全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发布情况研究报告(2024 年)》

图9 2023年全国各城市危险废物产生量

  2023年危险废物产生量排名前五位的省(区、市)依次为山东省、江苏省、内蒙古自治区、浙江省和广东省(见图10),5个省份的产生量合计占全国产生总量的40.2%。综合利用量排名前五位的省(区、市)依次为山东省、浙江省、广东省、内蒙古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5个省份综合利用量合计占全国综合利用量的43.3%。处置量排名前五位的省(区、市)依次为山东省、江苏省、内蒙古自治区、四川省和吉林省,5个省份的处置量占全国处置总量的43.7%。

生态环境部固管中心发布《全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发布情况研究报告(2024 年)》

图10 2023年全国31省(区、市)危险废物产生量

  2.主要产生种类

  2023年,基于256个城市统计的数据,危险废物产生量位居前五位的种类依次为:HW11精(蒸)馏残渣、HW34废酸、HW18焚烧处置残渣、HW48有色金属采选和冶炼废物和HW08废矿物油与含矿物油废物,五类危险废物的产生量合计占危险废物产生总量的50.2%(见图11)。

生态环境部固管中心发布《全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发布情况研究报告(2024 年)》

图11 2023年危险废物产生量前五位的种类、综合利用量和处置量

  2023年HW11精(蒸)馏残渣产生量排名前十位的城市依次为哈密市、鄂尔多斯市、乌海市、邯郸市、长治市、运城市、包头市、巴彦淖尔市、南京市和鞍山市(见图12),10个城市产生量合计占产生总量的40.5%。

生态环境部固管中心发布《全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发布情况研究报告(2024 年)》

图12 2023年全国各城市精(蒸)馏残渣(HW11)产生量

  2023年HW34废酸产生量排名前十位的城市依次为攀枝花市、滨州市、德阳市、廊坊市、日照市、宁波市、吉林市、天津市、百色市和东营市(见图13),10个城市产生量合计占产生总量的58.0%。

生态环境部固管中心发布《全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发布情况研究报告(2024 年)》

图13 2023年全国各城市废酸(HW34)产生量

  2023年HW18焚烧处置残渣产生量排名前十位的城市依次为上海市、广州市、天津市、杭州市、武汉市、成都市、重庆市、东莞市、佛山市和温州市(见图14),10个城市产生量合计占产生总量的21.6%。

生态环境部固管中心发布《全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发布情况研究报告(2024 年)》

图14 2023年全国各城市焚烧处置残渣(HW18)产生量

  2023年HW48有色金属采选和冶炼废物产生量排名前十位的城市依次为赤峰市、曲靖市、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河池市、衡阳市、雅安市、郴州市、汉中市、西宁市和滨州市(见图15),10个城市产生量合计占产生总量的55.5%。

生态环境部固管中心发布《全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发布情况研究报告(2024 年)》

图15 2023年全国各城市有色金属采选和冶炼废物(HW48)产生量

  2023年HW08废矿物油与含矿物油废物产生量排名前十位的城市是大庆市、阿克苏地区、延安市、克拉玛依市、榆林市、舟山市、重庆市、东营市、青岛市和庆阳市(见图16),10个城市产生量占产生总量的59.4%。

生态环境部固管中心发布《全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发布情况研究报告(2024 年)》

  3.转移情况

  2023年,基于239个城市统计的数据,城市之间通过危险废物联单转移量为6945.9万吨;基于219个城市统计的数据,危险废物城市之间转入量为2932.0万吨;基于223个城市统计的数据,危险废物城市之间移出量为2607.7万吨。

  4.危险废物许可证颁发情况

  2023年,基于289个城市统计的数据,危险废物(含医疗废物)许可证持证单位共计6173家,已公布数据的城市21中持证单位数量排名前五位的省(区、市)依次为江苏省(599家)、河南省(492家)、山东省(464家)、浙江省(373家)和江西省(369家)。基于241个城市统计的数据,核准收集、利用、处置、贮存能力达到20407.6吨/年;基于201个城市统计的数据,实际收集、利用、处置、贮存量为4592.4万吨。

  四、生活垃圾

  1.产生、利用及处理情况

  2023年,基于302个城市统计的数据,城乡生活垃圾产生量为3.9亿吨(见图17),产生量排名前10位的城市依次为上海市、深圳市、重庆市、广州市、北京市、成都市、苏州市、郑州市、东莞市和武汉市,10个城市的产生量合计占产生总量的19.6%;基于284个城市统计的数据,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为3.5亿吨,无害化处理量排名前10位的城市依次为上海市、重庆市、广州市、北京市、成都市、苏州市、东莞市、武汉市、佛山市和杭州市,10个城市的无害化处理量合计占无害化处理总量的19.9%;基于270个城市统计的数据,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平均值达到99.4%。

生态环境部固管中心发布《全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发布情况研究报告(2024 年)》

图17 2023年全国各城市城乡生活垃圾产生量

  2023年生活垃圾产生量排名前五位的省(区、市)依次为广东省、江苏省、山东省、河南省和浙江省(见图18),5个省份的产生量合计占产生总量的41.8%。

  回收利用量排名前五位的省(区、市)依次为广东省、江苏省、四川省、浙江省和山东省,5个省份回收利用量合计占回收利用量的48.9%。无害化处理量排名前五位的省(区、市)依次为广东省、山东省、浙江省、江苏省和河南省,5个省份的无害23化处理量合计占无害化处理总量的40.6%。

生态环境部固管中心发布《全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发布情况研究报告(2024 年)》

图18 2023年全国31省(区、市)生活垃圾产生量

  2.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情况

  2023年,基于275个城市统计的数据,共有生活垃圾处理设施2580座;基于265个城市统计的数据,生活垃圾设计处理能力为5.8亿吨;基于220个城市统计的数据,焚烧处理能力平均占比为78.9%;基于218个城市统计的数据,填埋处理能力平均占比为24.3%。

  3.生活垃圾分类情况

  2023年,基于90个城市统计的数据,城乡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平均值为94.8%(见图19);基于196个城市统计的数据,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平均值为92.9%;基于110个城市统计的数据,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平均值为65.5%。基于170个城市统计的数据,生活垃圾回收利用总24量达到7067.1万吨;基于184个城市统计的数据,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平均值为33.8%;基于171个城市统计的数据,资源化利用率平均值为78.4%。

生态环境部固管中心发布《全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发布情况研究报告(2024 年)》

图19 2023年全国31省(区、市)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

  五、建筑垃圾

  1.产生、利用及处理情况

  2023年,基于265个城市统计的数据,建筑垃圾产生量为24.1亿吨(见图20),产生量排名前10位的城市依次为广州市、上海市、重庆市、成都市、宁波市、北京市、西安市、深圳市、合肥市和杭州市,10个城市的产生量合计占产生总量的44.4%。

  基于225个城市统计的数据,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量为8.6亿吨,资源化利用量排名前10位的城市依次为成都市、杭州市、合肥市、北京市、青岛市、嘉兴市、深圳市、南昌市、台州市和广州市,10个城市的资源化利用量合计占资源化利用总量的54.1%;基于188个城市统计的数据,建筑垃圾填埋量为7.6亿吨,填埋量排名前10位的城市依次为广州市、深圳市、重庆市、泉州市、温州市、福州市、厦门市、南宁市、合肥市和中山市,10个城市的填埋量合计占填埋总量的58.7%。

生态环境部固管中心发布《全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发布情况研究报告(2024 年)》

图20 2023年全国各城市建筑垃圾产生量

  2023年建筑垃圾产生量排名前五位的省(区、市)依次为广东省、浙江省、福建省、四川省和安徽省,5个省份的产生量合计占全国产生总量的52.9%(见图21)。

  资源化利用量排名前五位的省(区、市)依次为浙江省、四川省、安徽省、广东省和山东省,5个省份资源化利用量合计占全国资源化利用量的66.1%。填埋量排名前五位的省(区、市)依次为广东省、福建省、重庆市、浙江省和山东省,5个省份的填埋量合计占全国填埋总量的64.0%。

生态环境部固管中心发布《全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发布情况研究报告(2024 年)》

图21 2023年全国31省(区、市)建筑垃圾产生量

  2.主要产生种类

  2023年,基于183个城市统计的数据,工程渣土产生量为16.2亿吨;基于126个城市统计的数据,工程渣土资源化利用量为4.8亿吨;基于122个城市统计的数据,工程渣土的填埋量为3.6亿吨。

  基于109个城市统计的数据,工程泥浆产生量为5001.9万吨;基于68个城市统计的数据,工程泥浆资源化利用量为1381.4万吨;基于65个城市统计的数据,工程泥浆的填埋量为1420.3万吨。基于133个城市统计的数据,工程垃圾产生量为5304.8万吨;基于92个城市统计的数据,工程垃圾资源化利用量为2862.4万吨;基于77个城市统计的数据,工程垃圾的填埋量为646.8万吨。基于157个城市统计的数据,拆除垃圾产生量为1.3亿吨;基于118个城市统计的数据,拆除垃圾资源化利用量为7341.0万吨;基于88个城市统计的数据,拆除垃圾的填埋量为1315.0万吨。基于152个城市统计的数据,装修垃圾产生量为5118.7万吨;基于112个城市统计的数据,装修垃圾资源化利用量为2688.1万吨;基于86个城市统计的数据,装修垃圾的填埋量为561.2万吨(见图22)。

生态环境部固管中心发布《全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发布情况研究报告(2024 年)》

图22 2023年全国31省(区、市)不同种类建筑垃圾产生量、资源化利用量和填埋量

  3.主要处理设施情况

  2023年,基于200个城市统计的数据,共有建筑垃圾处理设施2448座,已公布数据的城市中建筑垃圾处理设施单位数量排名前五位的省(区、市)依次为浙江省(828座)、广东省(278座)、陕西省(125座)、山东省(120座)和云南省(105座)。基于191个城市统计的数据,建筑垃圾处理能力为15.2亿吨。

  六、农业固体废物

  1.农作物秸秆产生及利用情况

  2023年,基于240个城市统计的数据,农作物秸秆产生量为6.2亿吨(见图23),产生量排名前10位的城市依次为和田地区、驻马店市、周口市、齐齐哈尔市、南阳市、绥化市、重庆市、商丘市、宿州市和菏泽市,10个城市的产生量合计占产生总量的19.4%。基于250个城市统计的数据,农作物秸秆利用量为5.1亿吨,利用量排名前10的城市依次为驻马店市、和田地区、长春市、周口市、绥化市、南阳市、重庆市、商丘市、菏泽市和宿州市,10个城市的利用量合计占总利用量的18.9%。

生态环境部固管中心发布《全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发布情况研究报告(2024 年)》

图23 2023年全国各城市农作物秸秆产生量

  2023年农作物秸秆产生量排名前五位的省(区、市)依次为河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黑龙江省、安徽省和山东省,5个省份的产生量合计占产生总量的48.3%(见图24)。利用量排名前五位的省(区、市)依次为河南省、安徽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山东省和黑龙江省,5个省份的利用量合计占利用总量的47.6%。

生态环境部固管中心发布《全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发布情况研究报告(2024 年)》

图24 2023年全国31省(区、市)农作物秸秆产生量

  2.农作物秸秆利用设施情况

  2023年,基于155个城市统计的数据,共有农作物秸秆利用设施15250座,已公布数据的城市中农作物秸秆利用设施单位数量排名前五位的省(区、市)依次为安徽省(2920座)、河南省(2726座)、四川省(1713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061座)和陕西省(838座)。基于139个城市统计的数据,农作物秸秆利用能力为1.4亿吨。

  3.畜禽粪污产生及利用情况

  2023年,基于211个城市统计的数据,畜禽粪污产生量为19.6亿吨(见图25),产生量排名前10位的城市依次为雅安市、驻马店市、曲靖市、赤峰市、石嘴山市、周口市、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临沂市、衡阳市和永州市,10个城市的产生量合计占产生总量的17.2%。基于212个城市统计的数据,畜禽粪污利用量为18.3亿吨,利用量排名前10的城市依次为雅安市、驻马店市、曲靖市、石嘴山市、赤峰市、周口市、永州市、临沂市、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和赣州市,10个城市的利用量合计占利用总量的17.2%。

生态环境部固管中心发布《全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发布情况研究报告(2024 年)》

图25 2023年全国各城市畜禽粪污产生量

  2023年畜禽粪污产生量排名前五位的省(区、市)依次为四川省、河南省、湖南省、山东省和云南省,5个省份的产生量合计占产生总量的45.4%(见图26)。利用量排名前五位的省(区、市)是四川省、河南省、湖南省、山东省和32云南省,5个省份的利用量占利用总量的46.6%。

生态环境部固管中心发布《全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发布情况研究报告(2024 年)》

图26 2023年全国31省(区、市)畜禽粪污产生量

  4.畜禽粪污处理设施情况

  2023年,基于147个城市统计的数据,共有粪污处理设施154236座,已公布数据的城市中粪污处理设施单位数量排名前五位的省(区、市)是山东省(49367座)、湖南省(32116座)、河南省(12508座)、四川省(7923座)和安徽省(7670座)。基于107个城市统计的数据,粪污处理能力为6.2亿吨。

  5.废弃农用薄膜回收利用情况

  2023年,基于248个城市统计的数据,废弃农用薄膜回收量为156.9万吨(见图27),回收量排名前10位的城市依次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阿克苏地区、临沂市、聊城市、巴彦淖尔市、庆阳市、来宾市、白银市、阜阳市和曲靖市,10个城市的回收量合计占回收总量的21.8%;基于146个城市统计的数据,废弃农用薄膜利用量为59.2万吨,利用量排名前10位的城市依次为来宾市、庆阳市、白银市、邯郸市、廊坊市、阿克苏地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南阳市、衡水市和宿州市,10个城市的利用量合计占利用总量的30.6%;基于127个城市统计的数据,废弃农用薄膜处置量为36.5万吨,处置量排名前10位的城市依次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青岛市、昌吉回族自治州、塔城地区、台州市、滨州市、上海市、阿拉善盟、南宁市和咸阳市,10个城市的处置量合计占处置总量的40.2%。

生态环境部固管中心发布《全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发布情况研究报告(2024 年)》

图27 2023年全国各城市废弃农用薄膜回收量

  2023年废弃农用薄膜回收量排名前五位的省(区、市)是山东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云南省和河北省,5个省份的回收量合计占回收总量的49.2%(见图28)。利用量排名前五位的省(区、市)依次为甘肃省、河北省、河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山东省,5个省份利用量合计占利用总量的53.5%。处置量排名前五位的省(区、市)依次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山东省、四川省、广东省和浙江省,355个省份的处置量合计占处置总量的57.3%。

生态环境部固管中心发布《全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发布情况研究报告(2024 年)》

图28 2023年全国31省(区、市)废弃农用薄膜回收量

  6.废弃农药包装物回收利用情况

  2023年,基于245个城市统计的数据,废弃农药包装物回收量为7.9万吨(见图29),回收量排名前10位的城市依次为嘉兴市、杭州市、绍兴市、武汉市、安康市、合肥市、阳泉市、徐州市、南通市和齐齐哈尔市,10个城市的回收量合计占回收总量的41.9%;基于100个城市统计的数据,废弃农药包装物利用量为0.8万吨,利用量排名前10位的城市依次为绥化市、阳泉市、佳木斯市、黑河市、泰州市、烟台市、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齐齐哈尔市、无锡市和商丘市,10个城市的利用量合计占利用总量的64.4%;基于203个城市统计的数据,废弃农药包装物处置量为4.7万吨,处置量排名前10位的城市依次为嘉兴市、安康市、合肥市、徐州市、齐齐哈尔市、佳木斯市、烟台市、鸡西市、苏州市和黑河市,10个城市的处置量合计占处置总量的40.5%。

生态环境部固管中心发布《全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发布情况研究报告(2024 年)》

图29 2023年全国各城市废弃农药包装物回收量

  2023年废弃农药包装物回收量排名前五位的省(区、市)依次为浙江省、江苏省、安徽省、黑龙江省和湖北省,5个省份的回收量占回收总量的58.4%(见图30)。利用量排名前五位的省(区、市)是黑龙江省、山西省、江苏省、山东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5个省份利用量占利用总量的70.0%。处置量排名前五位的省(区、市)依次为浙江省、江苏省、安徽省、黑龙江省和陕西省,5个省份的处置量合计占处置总量的58.3%。

生态环境部固管中心发布《全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发布情况研究报告(2024 年)》

图30 2023年全国31省(区、市)废弃农药包装物回收量

  七、​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

  1.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产生及处理情况

  2023年,基于267个城市统计的数据,建成并运行的城镇污水处理厂8399座。基于292个城市统计的数据,污泥产生量为4008.8万吨(见图31),产生量排名前10位的城市依次为深圳市、上海市、重庆市、成都市、西安市、宜春市、苏州市、杭州市、青岛市和武汉市,10个城市的污泥产生量合计占污泥产生总量的32.8%。基于279个城市统计的数据,污泥处置量为3578.4万吨,处置量排名前10位的城市依次为深圳市、重庆市、成都市、西安市、苏州市、杭州市、青岛市、武汉市、东莞市和合肥市,10个城市的污泥处置量占污泥处置总量的32.9%。

生态环境部固管中心发布《全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发布情况研究报告(2024 年)》

图31 2023年全国各城市污泥产生量

  2023年污泥产生量排名前五位的省(区、市)依次为广东省、江苏省、浙江省、山东省和四川省,5个省份污泥产生量合计占产生总量的41.4%(见图32)。污泥处置量排名前五位的省(区、市)依次为广东省、江苏省、浙江省、山东省和四川省,5个省份污泥处置量合计占处置总量的45.6%。

生态环境部固管中心发布《全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发布情况研究报告(2024 年)》

图32 2023年全国31省(区、市)污泥产生量

  2.污泥处理设施情况

  2023年,基于243个城市统计数据,共有污泥处理设施1962座,已公布数据的城市中污泥处理设施单位数量排名前五位的省(区、市)是山东省(188座)、江苏省(146座)、浙江省(132座)、四川省(131座)和河南省(118座)。基于240个城市统计的数据,污泥处置能力为1.2亿吨。

  八、​再生资源

  1.回收情况

  2023年,基于161个城市统计的数据,再生资源回收总量为2.7亿吨(见图33),回收量排名前10位的城市依次为郴州市、钦州市、重庆市、宜春市、上海市、徐州市、成都市、宿州市、鹰潭市和天津市,10个城市回收量合计占回收总量的48.0%。

  基于106个城市统计的数据,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纸、废轮胎、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报废机动车、废旧纺织品、废玻璃、废电池(铅蓄电池除外)等十大类别的再生资源回收总量为1.7亿吨,十大类别的再生资源回收量排名前10位的城市依次为郴州市、宜春市、徐州市、上海市、成都市、宿州市、鹰潭市、武汉市、保定市和安庆市,10个城市再生资源主要种类回收量合计占再生资源主要种类回收总量的62.0%。

生态环境部固管中心发布《全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发布情况研究报告(2024 年)》

图33 2023年全国各城市再生资源回收量

  2023年再生资源回收量排名前五位的省(区、市)依次为湖南省、江西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安徽省和江苏省,5个省份再生资源回收量合计占回收总量的52.5%(见图34)。再生资源主要种类回收量排名前五的省(区、市)依次为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和四川省,5个省份再生资源主要种类回收量合计占主要种类回收总量的65.9%。

生态环境部固管中心发布《全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发布情况研究报告(2024 年)》

图34 2023年全国31省(区、市)再生资源回收量

  3.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及拆解处理情况

  2023年,基于117个城市统计的数据,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量共计7687.3万台(见图35),回收量排名前10位的城市依次为成都市、天津市、长沙市、重庆市、南昌市、芜湖市、洛阳市、临沂市、郑州市和开封市,10个城市回收量合计占回收总量的36.1%。

  基于124个城市统计的数据,共有182家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资格企业;基于68个城市统计的数据,总核准年处理“四机一脑”(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房间空调器、微型计算机)能力1.6亿台/年;基于68个城市统计的数据,实际拆解处理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共7340.6万台/年。

生态环境部固管中心发布《全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发布情况研究报告(2024 年)》

图35 2023年全国各城市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量

  4.废旧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及拆解处理情况

  2023年,基于84个城市统计的数据,废旧车用动力电池回收量共计316.8万吨(见图36),回收量排名前10位的城市依次为芜湖市、郴州市、雅安市、滁州市、资阳市、43宁波市、长沙市、临沧市、通辽市和承德市,10个城市回收量合计占回收总量的85.0%。基于58个城市统计的数据,废旧车用动力电池梯级利用量共计49.3万吨;基于51个城市统计的数据,废旧车用动力电池再生利用量为130.0万吨;基于55个城市统计的数据,废旧车用动力电池拆解处理量为136.0万吨。

生态环境部固管中心发布《全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发布情况研究报告(2024 年)》

图36 2023年全国各城市废旧车用动力电池回收量

  5.报废机动车回收及拆解情况

  2023年,基于224个城市统计的数据,报废机动车回收量共计400.3万辆。基于163个城市统计的数据,报废机动车回收量共计373.8万吨(见图37),回收量排名前10位的城市依次为金华市、杭州市、上海市、郴州市、温州市、宁波市、成都市、漳州市、枣庄市和酒泉市,10个城市报废机动车回收量合计占回收总量的28.6%。基于151个城市统计的数据,报废机动车拆解产物总量为311.2万吨;基于146个城市统计的数据,报废机动车拆解产物处置量为257.8万吨。

生态环境部固管中心发布《全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发布情况研究报告(2024 年)》

图37 2023年全国各城市报废机动车回收量

  6.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及回收情况

  2023年,基于72个城市统计的数据,商品零售场所开办单位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量138.2万吨;基于76个城市统计的数据,商品零售场所开办单位一次性塑料制品回收量为61.1万吨。基于44个城市统计的数据,电子商务平台企业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量17.7万吨;基于38个城市统计的数据,电子商务平台企业一次性塑料制品回收量为7.8万吨。基于93个城市统计的数据,快递企业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量38.0万吨;基于94个城市统计的数据,快递企业一次性塑料制品回收量26.7万吨;基于38个城市统计的数据,外卖企业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量6.9万吨;基于34个城市统计的数据,外卖企业一次性塑料制品回收量6.4万吨。

(作者:admin 编辑:admin)

上一篇:建筑垃圾“一案三查”办案提示

下一篇:没有了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