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动态 > 浏览文章

沧州市装修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建成运行

时间:2021年07月16日信息来源:沧州发布 点击:

  装修垃圾怎么处理?拆除老旧楼房产生的垃圾怎么处理?这些令人烦恼的建筑垃圾,在沧州市政建筑材料循环利用项目基地的职工眼里却是香饽饽。经过他们处理,这些建筑垃圾变成了铺路基石。
  目前,沧州市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率达到了95%。
沧州市装修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建成运行
  清运每天巡查,寻找建筑垃圾
  近日,记者跟随运河区建筑垃圾管理站巡查队队长柳金忠,来到吉祥天著小区附近的一处建筑垃圾堆放点。
  “这是市民偷倒的建筑垃圾。平时,市城管局巡查人员会将自己发现的建筑垃圾堆放点上报至市城管局信息化平台。随后,清运人员会按照清单到场清理。同时,环卫工人发现建筑垃圾后,也会及时处理。”柳金忠说。
  6名清运人员拿着铁锹,把地上的砖石铲进环卫车里。稍大的石块,他们会搬到皮卡车上。看似不多的一堆砖石,却让6名清运人员在十几分钟里忙出了一身汗。
  柳金忠说,像这样的垃圾堆,他们平均每天要清理十几个。最忙的时候,巡查车每天要跑200公里。
  把现场清理完毕,清运人员在这里放置了一个警示牌:禁止倒垃圾,违者重罚。
  装车完毕,司机按下遥控,环卫车棚盖缓缓盖好。“2017年,我们开始使用这种带顶盖的翻斗车,即使装满了垃圾,灰土也不会飘出。同时,清理有较多灰土的垃圾点时,我们还会派出洒水车喷水降尘,力争将扬尘污染降到最低。”
  行驶到运河区南陈屯乡刘胖庄附近的建筑垃圾运转站,柳金忠带领的环卫车、皮卡车卸下垃圾,随后又匆匆赶往下一个垃圾堆放点。
  此时,往来刘胖庄建筑垃圾运转站的车辆络绎不绝。
  据运河区建筑垃圾管理站站长何志明介绍,这处建筑垃圾运转站24小时开放,周边各单位、小区产生的建筑垃圾都可以倾倒在这里。另外,在浮阳大道北面还有一处建筑垃圾运转站。整个运河区每天的建筑垃圾转运量在200吨左右。
  各种垃圾需要进行分类
  “建筑垃圾成分比较复杂,有的还混有生活垃圾,要经过初步筛分才能分类回收,从而获得最大的回收价值。”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说,其中的木材、树枝等粉碎后可用于焚烧发电;混凝土、砖石等将被运送至沧州市政建筑材料循环利用项目基地。
  在沧州市政建筑材料循环利用项目基地,分拣的第一道工序,就是将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分离。
  垃圾源源不断地从流水线上“漂过”,分拣员们一刻不停,麻利地把塑料袋等生活垃圾分拣出来。
  “从去年工厂建好,我就在这里做垃圾分拣工作了。每天都有建筑垃圾运到这儿,我们需要日夜不停地工作。大家要时刻盯着传送带,挑拣出塑料袋等生活垃圾。”分拣员王玉升说。
  在人工初步分拣后,石块在轰鸣的筛分机器中“分道扬镳”,大小不同的碎砖、石块从不同的传送口落下。
  “筛分机有固定的规格设置,符合规格的小块碎石可以直接作为再生石料使用,其余大块碎石则由破碎设备进一步加工,成为碎石料。”工作人员韩志军介绍。
沧州市装修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建成运行
  分拣,“巨兽”一天至少“吞食”500吨垃圾
  作为装修垃圾资源化“主角”的大块砖石、混凝土,分拣后才开始实现“蜕变”。
  一条条生产线化身巨兽,大小不一的砖头、瓦块被它一口“吞”进腹中。它“食量”巨大,每天至少要“吞食”500吨装修垃圾。
  在“巨兽”的“肚子”里,砖头、瓦块被打碎、研磨。经过它的第一次“咀嚼”“消化”,有的砖头、瓦块变成了合格的建筑材料,通过筛子掉落下来。
  剩下的,又被其他“巨兽”“吞”进腹中,再次进行“咀嚼”“消化”,变成更小规格的石料……
  经过“巨兽”一次次的“吞吐”,它们最终完成“蜕变”,变成了符合相关标准的建筑垃圾再生集料。
  在运输之前,还要对这些再生集料进行洒水降尘,让它们“服服帖帖”的,不会逸出扬尘。
  据介绍,自成功中标“沧州市高速合围区建筑垃圾(装饰装修类)资源化服务项目”以来,沧州市政建筑材料循环利用项目基地的建筑垃圾资源转化率在95%左右。
沧州市装修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建成运行
  碎石废物利用,铺设好新型路基
  建筑垃圾“脱胎换骨”后,有什么用?沧州市市政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研发部主任刘金艳介绍,它们会重新“上岗”。不同规格的再生石块、碎石、砂、石粉混合不同配比的水,共同组成了路基路面的各层填料。
  “市区的千童大道、永济路,黄骅市的神华大街等道路工程,用的都是我们供应的再生石料。在市区的永济路提升改造工程中,我们对道路整修所产生的废弃物实行全部再生利用,基本上做到了零排放、全利用。”刘金艳说。
  韩志军说,现在,全市新修的绝大多数便道路基采用了再生材料。加工而成的再生材料经过科学调配、铺垫,形成了透水性更好的路基,减少了雨季人行便道积水的现象。
  “从2005年开始,我们就开始开展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的研究和应用工作,并完成了上千项试验。这在全国范围内都是较早的。”刘金艳说,未来,他们将继续加强“产学研用”体系建设,加快技术创新成果应用转化速度,为市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作者:沧州晚报 编辑:admin)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