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动态 > 浏览文章

柳州全链条推进建筑垃圾治理

时间:2019年10月28日信息来源:中国建设报 点击:

  柳州是广西最大的工业城市,也是一座山水之城。中共柳州市委、市政府以“两山论”为指导,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要求,有力推进建筑垃圾治理试点工作。

  健全体制机制 努力形成“监管链”

  柳州坚持规划先行,坚持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理念,坚持“排放减量化、运输规范化、处理无害化、利用资源化”原则,编制《建筑垃圾治理专项规划(2018~2035)》。完善法制体系,在2007年《柳州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基础上,将该办法修订列入市政府立法工作计划并扎实推进。建立健全机制,形成部门合力,成立建筑垃圾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发改、住房和城乡建设、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城市管理等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统筹推进建筑垃圾治理。

  柳州在建筑垃圾消纳场(以下简称“消纳场”)出入口处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并接入天网平台,实现在线监控。2017年,建筑垃圾监管平台建成,向交通管理和主城区(新区)城市管理部门开放,目前依托“智慧城管”信息化平台二期项目建设,进一步升级完善。渣土运输企业代表入驻平台,与城市管理部门和12319城市管理热线现场集体办公,配合12319城市管理热线督办相关案件。使用无人机开展日常巡查,运用地球物理勘查手段,实现消纳场监管的定量定性。

  强化责任落实 全面形成“治理链”

  对于存量建筑垃圾,柳州做到摸清底数、排查到位。加强对现有消纳场安全性、环保性检查,确保安全。联合各职能部门,摸清建筑垃圾存量情况,多次组织对主城区消纳场状况进行摸底。

  自2018年11月起,柳州重点组织对莲花山生态保护区范围内停用的11处临时消纳场实施复绿,投资400余万元,复绿面积17.7万平方米,目前已全部完工。柳州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对此予以肯定。柳州还积极督促业主单位,及时完成相关消纳场的生态修复,留存场地原始审批档案和修复后的影像资料,明确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管理责任,实施全程监管。

  立足本地实际 初步形成“产业链”

  在全面推行建筑垃圾密闭化运输方面,柳州坚持自主创新。自2016年1月起,当地开始全面推广新型智能环保渣土车,原有“国三”排放标准、密闭化程度不高的老式渣土车逐步退出运输市场。目前,柳州本地企业研发生产的新型智能环保渣土车正在全面推广,满足全密闭运输和尾气排放等要求,具备监控车辆按照“两点一线”规范运输、严管车辆超限超载或随意倾倒行为等功能。

  随着柳工集团移动式建筑垃圾资源化项目投产,柳州在广西率先开展了建筑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利用。柳工集团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将建筑垃圾资源化作为企业“十三五”规划中“二次创业”之重点,组建专业团队、运用自产设备、实现项目突破,不断推动企业环境产业体系建设。

  柳州坚持源头减量,发布了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具体措施,要求由政府投资的工程项目带头采用装配式建筑;鼓励社会投资的商品房住宅小区采用装配式建筑。根据装配式建筑企业需求,给予规划用地、工业发展专项资金和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等方面支持。2018年9月,由广西建工轨道装配式建筑产业有限公司建设的装配式建筑现代化产业园预制混凝土(PC)构件生产基地投产,项目规划用地面积973亩,总投资约23亿元,是西南地区最大的PC构件生产基地,年产全类型PC构件20万立方米,可供应民用建筑200万平方米,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掺用率超过60%,截至今年9月底,已累计生产轻质墙板4.9万平方米。

(作者:曾爱军;刘学文 编辑:admin)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