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动态 > 浏览文章

我国建筑垃圾排放量居世界首位回收率不足5%

时间:2013年04月19日信息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

  起高楼、拓马路,一座座城市拔地而起。近年来,中国城市迅猛扩张,修地铁、拆旧房、城中村改造,原有城区旧貌换新颜。有数据表明,全国城镇建成区面积扩张了约60%。在中国城市建设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建筑垃圾也随之产生,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我国现在每年产生多少建筑垃圾?建筑垃圾对于城市意味着什么?这些垃圾现在的去向如何?本期推出特别报道,关注城市建筑垃圾。

  ■城市建筑垃圾有多少?

  □我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曾透露,我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环境与能源学院副教授李颖告诉记者,我国建筑垃圾产生量长期以来一直为经验统计数据,没有计量设施统计的数据。据粗略统计,我国城市开发建设每年至少要拆除3000万~4000万平方米旧建筑,产生数亿吨建筑垃圾。截止到2005年,我国建筑垃圾年排放量由以往的4000万吨增加到4亿吨,已经成为世界建筑垃圾排放最多的国家。建筑垃圾排放的高峰期已经到来,预计到2020年我国新增排放建筑垃圾将超过10亿吨。

  建筑垃圾已经成为城市垃圾的重要部分。

  以北京市为例,仅今年兴建的重点工程就有240项,包括北京新机场、京张城际铁路、北大第一医院大兴院区等一批工程。记者查阅2011年9月北京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建筑垃圾综合管理循环利用工作的意见》,北京市建筑垃圾年产生量约3500万吨,其中,城六区产生1000万吨(含居民装修垃圾200万吨)。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北京市2012年常住人口2069.3万人计算,人均排放建筑垃圾约1.36吨/年,远远超出我国人均排放建筑垃圾0.5吨/年的平均水平,是发达国家人均排放约0.3吨/年的6倍。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建筑垃圾排放最多的国家。

  ■建筑垃圾处理现状如何?
  □未经处理而直接运往郊外堆放或混同生活垃圾填埋

  据了解,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建筑垃圾未经处理而直接运往郊外露天堆放或填埋。许多城市的近郊常常是建筑垃圾的堆放场所。

  据统计,每堆积1万吨建筑垃圾约需占用67平方米土地。通常建筑垃圾填埋8米后加埋两米土层,但土层之上基本难以重长植被。而填埋区域的地表则会产生沉降和下陷,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能达到稳定状态。每年因建筑垃圾破坏掉的良田0.7万公顷。

  李颖介绍,目前我国建筑垃圾的处置方式不但长期占用了大量宝贵的耕地,而且还耗用了大量的征用土地费、垃圾清运费等建设经费。同时,在清运过程中遗撒和灰飞扬尘严重影响了市容环境。建筑垃圾在堆放场所经雨水浸透浸淋后,废砂浆和混凝土块中大量水合硅酸钙和氢氧化钙、废石膏中大量硫酸根离子、废金属料中大量金属离子溶出,如不加控制让其流入江河、湖泊或渗入地下,就会导致地表和地下水的污染。建筑垃圾中的废石膏含有大量硫酸根离子,在厌氧条件下会转化为具有臭鸡蛋味的硫化氢,废纸板和废木材自身发生厌氧降解产生木质素和单宁酸并分解成有机酸,这些有害气体会严重污染大气。建筑垃圾在填埋过程中产生的渗滤液,进入土壤后会影响植物的营养吸收和生长,破坏土壤内部的生态平衡,危害耕地的良好土质。

  李颖进一步强调,即使将上述弊端都忽略看待,露天堆放或填埋方式处理建筑垃圾也是不可持续的。以北京为例,目前北京郊区几乎没有可供露天堆放或填埋建筑垃圾的用地了。

  有网友表示,建筑垃圾处理问题如果不能妥善解决,中国在城市化建设的同时,也在自掘坟墓。

  ■建筑垃圾利用困局在哪?
  □一系列的配套政策并未制定或到位

  事实上,建筑垃圾就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如果能够将它充分回收利用,将产生点石成金的效果。美国建筑垃圾的回收率可以达到75%,欧洲的建筑垃圾回收率均达80%,在英国、丹麦等国家,建筑垃圾的回收率可以达到90%。而我国目前建筑垃圾的回收率尚不足5%。

  回收建筑垃圾的企业生存困难,是造成建筑垃圾回收率低的重要原因。那么,为何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面临“守着金山却饿死”的窘境?

  对于是否因为技术不过硬这一原因,李颖告诉记者,目前,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在技术研究方面并不存在太大障碍,最大的问题在于一系列的配套政策并未制定或到位。

  首先,在建筑垃圾产生源头方面,引导施工单位做好建筑垃圾的前期垃圾分类至关重要。以北京为例,长期以来北京市的建筑垃圾多是直接填埋或露天堆放,导致建筑垃圾并未进行分类,都是混合收集运输。如果这样一股脑拉到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不仅增加了运输费用,还会给资源化利用企业带来巨大的分拣压力和负担。因此,制定基于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源头管理对策和建筑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引导施工单位在建筑垃圾产生源头进行垃圾分类,同时加强政府对施工单位的建筑垃圾源头管理和监督机制是建筑垃圾能否资源化利用的关键所在。 

  其次,在建筑垃圾运输方面。很多城市都出现这样的尴尬:一方面,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回收垃圾量不够;另一方面,建筑垃圾偷运乱卸现象非常严重。在李颖看来,现有相关政策对建筑垃圾运输管理不力是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现有的政策规定下,建设或施工单位自身没有建筑垃圾规范化运输管理意识,管理政策中也没有对其必须进行规范化运输的约束力,于是建设或施工单位将建筑垃圾清运工作承包出去,并只要求能及时清运出工地,保证施工现场安全即可,而其管辖或委托的运输单位是否使用合格车辆、是否按规定的时间规定路线行驶、是否按指定地点消纳等漠不关心。

  “对于运输单位而言,目前主要有环境卫生事业性单位、经营性运输企业及相当比例的个体老板。由于运输单位或企业往往都是自负盈亏,为获取利润,有时也低价转包给个体。而这部分个体老板往往拼命揽活故意压低运费,从而导致恶性竞争,并埋下了建筑垃圾偷运乱卸的隐患。”李颖说。因此,她认为,建立建筑垃圾运输专业队伍及其管理体系、运输车辆实时监控系统、运输单位与建设或施工单位联惩机制、基于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为核心的建筑垃圾排放收费制度、禁止将具有资源化利用的建筑垃圾填埋或堆放的管理办法,加大建筑垃圾运输处罚力度是保证建筑垃圾分类运输,防止建筑垃圾偷运乱卸,提高施工单位建筑垃圾规范化运输意识的前提保证。

  再次,在再生建材市场培育方面。对于用建筑垃圾制成的建筑材料,很多房地产企业在选择时仍心存疑虑,担心消费者在选择楼盘时有所顾虑,影响销售。如何拓展再生建筑材料的销路呢?除了制定完善的再生产品标准,严把再生产品的质量关外,还要大力宣传引导,消除人们的心理顾虑。李颖告诉记者,政府负责的一些公益项目和建筑项目要率先示范,从而起到扶持和推动再生产品市场化的作用。

  目前,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制造的再生产品,如砖等,与传统建筑材料相比,并无较大的价格优势,且市场方面仍有疑虑。因此,对于这种刚刚开始兴起的产业,它的存活和发展更需要政府方面的支持和扶助。李颖建议,政府要尽快制定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处理建筑垃圾的收费制度;制定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税收减免和政府补贴政策;制定使用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的单位鼓励、优惠、绿色度考评政策;制定建筑垃圾再生产品市场化激励政策。通过相应政策扶持和激励,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产业链才能有序循环发展。

  另外,如果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获得很多的政策优惠,如何对这些企业进行监管,防止他们表面回收利用,暗地抛撒填埋,骗取国家补贴呢?李颖认为,必须制定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的审批制度,规范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管理和再生材料、再生产品标准,并加强监督和监测管理机制。例如,要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必须具有100万吨以上年处理规模的生产能力;必须对进厂的建筑垃圾进行计量和分选等预处理;必须具备对建筑垃圾破碎、筛分、再生的生产设备、生产工艺和质量保证、环境保护措施;对有害废物进行妥善处理、及时清运,并送至市政管理委员会指定的建筑垃圾消纳厂;再生骨料及其制品必须达到国家相关产品标准和设计施工技术规范等。

  只有完善这一系列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政策法规,才能保证建筑垃圾再生利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何相关政策难以出台?

  □许多地区存在多部门职能交叉管理的现状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既保护环境,又节约资源,而且目前国内不缺技术、不缺资金、不缺专家政策建议、不缺国外相关经验,但为何相关政策在一些地方迟迟难以出台?

  对于这样的尴尬局面,李颖也很无奈。她告诉记者,目前阻碍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相关政策出台的根本原因在于许多地区存在多部门职能交叉管理的现状。

  以北京市为例,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员会渣土管理处主管北京市建筑垃圾的管理工作,其行政职能主要是办理各项许可证,并监督检查渣土运输车辆。而建筑垃圾产生源头——施工(拆迁)工地的各项监督检查工作由北京市建设管理委员会负责,具体实施处罚的又是城市综合管理执法部门负责。

  制定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相关政策必然涉及到审批和各地方住建、市政管理等多部门之间的利益博弈。李颖告诉记者,以北京市为例,北京市建筑工程学院从2002年开始进行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相关技术和政策研究,2007年陆续取得了大量的科研成果。但部分科研成果至今未能作为政策管理方案出台。

  □资料链接

  建筑垃圾的组成及分类

  建筑垃圾大多为固体废弃物,虽然不同结构类型建筑所产生的建筑垃圾组成成分的含量有所不同,但基本组成成分是一致的,主要有:渣土、散落的砂浆和混凝土、碎金属、竹木材、废弃的装饰材料,以及各种包装材料和其他废弃物等。
 

    按建筑垃圾的来源可进行如下分类:

  土地开挖:分为表层土和深层土。前者可用于种植,后者主要用于回填、造景等。

  道路开挖:分为混凝土道路开挖和沥青道路开挖。

  旧的建筑物拆除:分为砖和石头、混凝土、木材、塑料、石膏和灰浆、钢铁和非金属等。

  建筑工地垃圾:剩余混凝土、建筑碎料(即凿除、抹灰等产生的旧混凝土)、砂浆等矿物材料,木材、金属、纸和其他废料。

  □城市个案

  制砖厂可以变废为宝

  邯郸市建筑垃圾实现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河北省邯郸市从2001年开始用建筑垃圾制砖,至今,共消化不可利用建筑垃圾近200万吨,走出了一条变废为宝,发展循环经济之路。

  把垃圾制砖项目作为市重点项目进行扶持

  几年前,邯郸市建筑拆迁的垃圾随处倾倒,给居民的生活带来极大不便。据统计,邯郸市主城区建筑垃圾每年产生达200万吨左右,其中不可利用的拆迁类建筑垃圾约40万~50万吨。邯郸市城管局建筑垃圾管理处负责同志告诉记者,为了管好这些固体废弃物,以前政府每年拿出几十万资金购买废弃土地安置这些建筑垃圾。

  2004年,邯郸市成立了邯郸全有建筑垃圾制砖有限公司,利用拆迁建筑物形成的废旧混凝土、砖瓦、灰渣、陶瓷等,配比一定数量的粉煤灰和水泥,生产环保型免烧承重墙体标准砖。项目总投资1000余万元,年处理建筑垃圾40余万吨,设计年产量1.5亿块标准砖。

  在城市建筑用材上,邯郸市政府把垃圾制砖项目作为市重点项目进行扶持,使之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建筑垃圾制砖企业。目前,这个厂可生产不同型号的多孔砖、标准砖、异型转、空心砌块砖、环保装饰砖、荷兰砖以及轻体墙板等,产品具有强度高、自重轻、耐久性好、尺寸规整和保温隔热性能好等优点。与此同时,他们还可根据用户需要调整更换模具,生产多种产品。

  建筑垃圾制砖比传统工艺节省成本与资源

  邯郸市民或许很少有人知道在邯郸市繁华的人民路上,32层的金世纪商务中心大楼的用砖就是由建筑垃圾制成的。

  在32层的商务中心里,用建筑垃圾制成的砖应用于大楼的各部位:外墙采用的是空心砌块,它重量轻、节能,便于粉刷;里面卫生间用的是空心小砖,解决了防水、强度等方面的要求;地下室采用的是实心环保砖,解决了以往砖强度不够等问题,满足了国家规范要求。

  记者从邯郸市城管局了解到,2007年8月27日,邯郸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对邯郸自主研发的非承重现浇墙体产品的抗冲击性能、吊挂力、抗压强度、面密度等项目进行了检验,所有项目符合标准要求。这不仅弥补了国内一项空白,而且为建筑垃圾制砖产品开辟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有资料显示,建筑垃圾现浇墙体不仅完全符合建设工程质量要求,而且与以往框架结构建设工程填充材料相比,节省了大量的建设成本。根据邯郸市建筑市场行情初步测算,每100平方米框架结构工程,填充19厘米空心砌块原料费、机械、人工费用(含两面砂浆抹面费用)需要约6000元;填充10厘米混凝土原料、机械、人工费用需要约5300元;填充10厘米建筑垃圾现浇墙体原料、机械费、人工费用需要4500元。如此可计算得出,使用建筑垃圾现浇墙体,每百平方米可节省建设成本800~1500元。

  此外,使用建筑垃圾现浇墙体还能扩展房屋的使用面积,减轻对楼板的压力。与小型空心砌块相比,建筑垃圾现浇墙体承重能力强,有利于水、电、管线安装和房屋装修工作。建筑垃圾现浇墙体厚度为10厘米,与传统24厘米填充墙体材料相比,每100延长米可扩展约18平方米的使用面积。

  建筑垃圾变建材真正实现零排放

  以往在人们的印象中,建筑垃圾不仅是毫无用途的废弃物,而且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填埋。自从邯郸市全有建筑垃圾制砖厂成立,建筑垃圾就被源源不断地运送到这里。经过粉碎分离后,再配合一定比例的粉煤灰和水泥等原料,进入制砖机直接压模成型,生产出各种型号的节能环保砖。整个制作过程不需要烧煤,也不产生任何污水,真正达到了节能环保的要求。

    记者从邯郸市城管局了解到,同样生产1.5亿块标准砖,建筑垃圾制砖与以往生产粘土砖相比,每年可消纳粉煤灰约4万吨,节约标准煤约15万吨,减少向空气中排放二氧化硫约360吨。

  用建筑垃圾制砖资源消耗零增长、废弃物零排放,既节约了能源,又变废为宝,而且对节约能源消耗、实现资源再利用,对创建环保生态型城市和建设节约型社会具有积极作用。

  □域外视界

  日本

  日本从20世纪60年代末就着手建筑垃圾的管理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措施,以促进建筑垃圾的转化和利用。1977年,日本政府制定了《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使用规范》。1991年,日本政府又推出了《资源重新利用促进法》。日本对于建筑垃圾的主导方针是:尽量不从施工现场排出建筑垃圾,建筑垃圾要尽可能重新利用,对于重新利用有困难的则应适当予以处理。
 

    美国

  美国每年有1亿吨废弃混凝土被加工成骨料用于工程建设。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再利用,再生骨料占美国建筑骨料使用总量的5%。在美国,68%的再生骨料被用于道路基础建设,6%被用于搅拌混凝土,9%被用于搅拌沥青混凝土,3%被用于边坡防护,7%被用于回填基坑,7%被用在其他地方。美国政府1980年制定的《超级基金法》从源头上限制了建筑垃圾的产生量,促使各企业自觉寻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途径。

  德国

  德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循环经济立法的国家。1955年至今,德国的建筑垃圾再生工厂已加工约1150万立方米再生骨料,并用这些再生骨料建造了17.5万套住房。同时,德国对未处理利用的建筑垃圾按每吨500欧元的标准征收处理费。据悉,世界上生产规模最大的建筑垃圾处理厂就在德国,这个厂每小时可生产1200吨建筑垃圾再生材料。德国约有200家建筑垃圾处理企业,年营业额达20亿欧元。

  奥地利

  奥地利对建筑垃圾收取高额的处理费,从而提高资源消耗成本。另外,所有生成建筑垃圾的企业几乎都购置了建筑垃圾移动处理设备。

  荷兰

在荷兰,目前已有70%的建筑垃圾可以被循环再利用,但是荷兰政府希望将这一比例增加到90%。为此,他们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建立限制建筑垃圾倾倒处理、强制再循环运行的质量控制制度。

  韩国

  韩国政府在2003年制定了《建设废弃物再生促进法》,明确了政府、排放者和建筑垃圾处理商的义务和对建筑垃圾处理企业资本、规模、设施、设备、技术能力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规定了建设工程义务使用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的范围和数量,明确了未按规定使用建筑垃圾再生产品将受到哪些处罚。


 

(作者:周迎久;冯涛 编辑:admin)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